在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新征程上,高等教育作为教育、科技、人才“三位一体”的重要载体,须应国家和时代之需,勇担强国使命,面向世界科技前沿和“卡脖子”技术领域,加快培养拔尖创新人才、产出重大标志性科技成果。大学的学部制由来已久,但由于历史的局限性,在具体实施中存在一些认识上的误区,也走过一些弯路。本文基于太原理工大学近期的学部制改革实践谈谈自己的认识与思考。
【资料图】
为什么要进行学部制改革
首先是强化学科交叉融合的需要。随着高校规模扩大,学科“碎片化”日趋明显,学科如同一口口“竖井”,交叉融合已成为共性难题。对有优势学科的地方高校而言,一方面优势学科的带动作用发挥不足,另一方面相关学科对优势学科的支撑力度也不够。以太原理工大学为例,“双一流”学科为“煤基资源绿色清洁高效开发利用学科群”,由1个主建学科、5个支撑学科共同承建。目前,这6个优势学科对全校的整体带动作用尚不明显,学科之间的协同与合力有待加强。
其次是培养创新人才的需要。目前高等教育仍以专业培养为主,过窄的教育导致培养的学生知识结构和思维方式单一,难以应对并解决复杂的科技和工程问题,难以适应经济社会快速发展的新要求。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中涌现的新技术、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亟需大批具有宽厚基础、多学科背景的创新人才,这对当前的高等教育提出了重大挑战。在本科阶段,打破学科边界,培养“宽肩膀”的创新人才,已成为当前研究型大学的普遍共识。
再次是推进有组织科研的需要。科学研究已进入大科学时代,许多科技问题的范围、规模不断扩大,复杂性持续增强,靠单一学科已难以解决复杂的科学和工程问题。解决“卡脖子”重大科技难题必须像研制“两弹一星”一样建立有组织的科研,以“大兵团作战”模式按计划分步骤闯关夺隘,而当前高校里有组织科研还较为缺乏,需要系统推进。学科“竖井”阻碍了跨领域学者之间的思想碰撞,也难以成建制地形成“大兵团”。面对一些“揭榜挂帅”的国家重大任务,虽有教授学者有心揭榜,但苦于个人难以找到科研“合伙人”而无奈放弃。学部制不失为解决上述问题的一条途径。
最后是提升治理体系现代化水平的需要。基于学科的院系管理体制加深了学科“竖井”,学部制可以打破现有学科组织结构,促进学术评价标准的统一化、学术资源的共享化,实现内部治理体系的优化,提升治理能力的现代化水平。
学部制改革需避免的误区
学部制改革,一要避免建成“校中之校”,增加层级弱化院系,降低管理效率;二要避免建成“学术分委员会”,对相近学科的协同规划、人才交叉培养、有组织科研,以及优化完善治理体系形不成实质性推动;三要避免建成行政部门,增加管理人员,不利于学术治校。
笔者认为,学部是超越学院层次、统筹相近学科的一种学术共同体。学部制改革将实质性促进跨院系跨学科协同合作,在人才培养上协同发力,在解决前沿重大科学问题和“卡脖子”技术难题上联合攻坚,增强高质量发展的内部合力。
学部制有望发挥的作用
促进学科交叉融合。通过学部制改革,一是有助于实质性促进学部内各学科之间的交叉与融合,实现学科之间既独立又联合、既竞争又协同;二是有助于学校分类引导、分层建设,树起高峰、筑起高原,促进学科内涵式发展;三是有助于发展新兴交叉学科,开拓新的学科领域和研究方向。
推进人才培养机制改革。学部将根据学校人才培养整体规划,提出学部内协同的专业设置与调整方案,推动大类培养走深走实。在学部统筹下,教学资源合作共享,实施大类招生培养,共同完成新工科等“四新”专业的课程改革、制定教学大纲、监控教育教学质量等工作,共同设计跨学科的教育项目,大力培养高素质交叉型科技人才,为中国式现代化提供坚实的人才支撑。
为有组织科研提供实施路径。学部制可以实质性加强学部内各学科之间的横向联系与协同合作,组织开展战略性、综合性问题研究;将促进有组织科研,联合形成学术“大兵团”,共同瞄准国家战略需求,整合相关资源,凝练研究方向,共同承担国家重大任务。
推进学校治理体系与治理能力现代化。学部制在提升学校管理效能等方面具有独特的作用,在职称评审、人才引进、项目评审等工作中承担重任,对学部内各院系的学科发展、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和人才队伍建设等中长期规划实施统筹,促进各学院高质量发展,从而在整体上推进学校治理体系与治理能力现代化。
(作者:孙宏斌,系太原理工大学党委副书记、副校长)
(责编:郝孟佳、李依环)Copyright 2015-2022 魔方网版权所有 备案号:京ICP备2022018928号-48 联系邮箱:315 54 11 85 @ qq.com